top of page

水彩Watercolor紋身-柔和明亮的潑彩與墨水的結合

  • holasacas
  • 2022年5月27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水彩紋身-柔和明亮的潑彩與墨水的結合


隨著紋身藝術家不斷將美學、方法和概念推向新的獨創性高度,現今紋身藝術逐漸發展出更多元化的風格。在過去的幾年裡,有一種新設計風格在紋身藝術界泛起漣漪,那就是#水彩紋身 #watercolor


水彩紋身是由微妙的色彩漸變技術組成,創造出一種更漸進的色彩淡出。不同色調的顏色無縫連接,在邊緣逐漸消失,而不是像傳統紋身那樣以尖銳的實線結束。 它的靈感來自於水彩畫,並與之相似。即使水彩畫已在幾千年前出現,並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得到普及,但水彩紋身是近十多年才興起的創新意念。它用細膩柔和的筆觸創造出紋身圖案,使用的墨點和筆觸效果與在紙上製作的水彩畫的技術非常相似。


以下,我們將探討這種風格的起源、技術、創作風格,並解開關於水彩紋身老化褪色的迷思。



來自叛逆與反抗-水彩紋身的起源


水彩紋身是由少數紋身藝術家們出於對紋身行業傳統的反抗而開始興起。


早在十多年前,主流的紋身設計仍是以鮮明的顏色與實黑色輪廓為主。以美國為例,當時美國各地的大多數紋身店都專注研習老式#美式傳統 #oldschool 紋身。 但隨著紋身文化在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普及,新一代紋身藝術家渴望脱離這種傳統風格及其帶來的規限。這對於水彩紋身的發展有著遠大的影響。


Amanda Wachob是其中一位挑戰常規的著名紐約紋身藝術家,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 她曾在媒體訪問中透露自己在傳統紋身店當學徒期間的經歷。她當時被教導正確的紋身方式是先用黑色勾勒所有線條,然後從深到淺進行著色。 但她希望透過紋身的形式演繹油畫等具象藝術 #figurative art,而且她的客戶亦希望紋身看起來像最初諮詢時所展示的藝術品。但黑色的框線正正會破壞這一點。


「既然客人想要的是栩栩如生的畫,為何我要在它周邊勾畫黑色的框線,讓它看起來像一個卡通或插圖?我開始讓人們選擇不在他們的紋身上畫黑線。」經過一段時間後,這種新定義的風格開始流行起來。不少人看到她的作品後都不禁驚嘆,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幅經典的水彩畫。


不少紋身藝術家意識到傳統的紋身做法對個人創作的限制,當時部分人癡迷於水彩藝術,他們希望融合水彩畫的手法,以紋身的形式再現水彩畫的獨特外觀。



流暢細膩的漸變-水彩紋身的技術


傳統的紋身多數由純色和強烈的輪廓組成,而水彩紋身則用較多不同的漸變色和幾乎沒有黑色框線的方式製作。為了創造水彩的外觀,紋身藝術家需要練習更柔和的線條和漸變著色。


其中,完美的顏色混合color blending是使水彩畫視覺效果發揮得淋灕盡致的關鍵。將顏料浸入水中以混合其他幾種顏色,確保每種顏色自然地從一個色調慢慢融合到另一個色調。紋身藝術家有時亦可能會使用同一種顏色的多個色階。他們會通過沖淡墨水,然後分層來創造這些效果。因此,在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比例的水份,既用來混合顏料又用來稀釋顏色,與水彩畫的製作過程很相似。一些紋身藝術家甚至會減輕刺針時在皮膚上施加的壓力。 因為加在皮膚上的壓力越大,就越難漸變至另一個色調。


此外,水彩紋身與普通紋身的區別在於,它能加入了一些最常見的水彩畫特徵,如模糊blurring、色彩運行running、漸層shading和濺射splattering、滲色bleeding等技術。這些技術使其看起來就像墨水從畫布上流動。要掌握這些技術,藝術家們需要反覆在畫布和皮膚上練習以增強肌肉記憶。



創作風格及紋身藝術家


水彩畫紋身可以是色彩斑斕的,也可以是純色漸變色的。任何圖像都可以做成水彩畫風格,包括自然圖像如花卉和動物等。並且不限於抽象、寫實、現代的設計。每個藝術家的個人情感和審美偏好都引領他們走往各自的創作路線。


在水彩紋身風格中工作的藝術家有時亦會有些共同的主題。諸如烏克蘭的Rit Kit和俄羅斯的Pis Saro等紋身師的作品幾乎涵蓋了人類已知的所有類型的花卉,並以令人驚歎的寫實手法展現。韓國的Zihee和Saegeem擅於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準確性複製莫内Monet、伊莉莎白-基思Elizabeth Keith、馬蒂斯Matisse和德加Degas等的經典名畫。



揭開水彩紋身老化褪色的迷思


無論是寫意的、抽象的、植物性的描繪,還是對名畫的完美模仿,水彩紋身師都能靠色彩的運用和流暢的技術來完成工作。但外界對此新派仍存在少許保留,有些人質疑這種紋身會更容易老化。


部分老派及傳統紋身藝術家認為水彩紋身缺乏黑色粗線會大大減短紋身的壽命。因為紋身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褪色和模糊,而墨水是碳基的,一旦注入皮膚,黑色的碳基墨水就會成為一堵牆,將顏色擋在裡面。如果沒有黑碳牆,水彩紋身風格中使用的顏色往往會更快地褪色和散開。他們因此推論,水彩紋身可能不像經典的黑色墨水紋身那樣持久。對於這個擔憂,有些紋身藝術家認為可以用細黑線保持顏色的位置,有些人則建議改用一個具有強烈黑色基調的水彩紋身。


與此同時,有些人則反對這種說法。他們認為所有墨水一旦進入皮膚都會被巨噬細胞的細胞攻擊並被帶走,因為它是不屬於身體的外來物質。很多十年以上的黑色紋身都會變灰色和模糊,這都是身體分解墨水的結果。由此證明,所有的紋身都會老化,不管是哪種風格。水彩紋身並不一定比其他種類的紋身老化得更好或更差。有些人甚至認為彩色紋身變糊看起來更像畫,所以這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顏色的應用與保養遠比黑線的應用重要。紅色、藍色或綠色等較強的顏色可以維持較長時間,雖然使用水彩技術來混合顏色可能會影響旁邊使用的淺色調。但在適當的護理下,只要減少陽光照射,所有顏色應該保持完整,即使它們不會一直保持顏色鮮豔。


由於水彩紋身是近十幾年才開始的紋身潮流,因此確實不容易談及其紋身的壽命。但最終,這是個人的選擇。就如所有紋身一樣,無論哪種說法,美學和設計的美感往往難以忽視。



水彩紋身以最古老精緻的美術為基礎,被無數著名畫家沿用了幾個世紀,而水彩紋身正在延續一種傳統。紋身收藏者以自己的皮膚作為高度熟練的工匠的行走帆布。水彩紋身的美麗和優雅無可否定地引人注目。相信水彩紋身的潮流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圖片來源:Pinterest



 
 
 

Comments


bottom of page